北上洗牙前後要點樣護理牙齒?
近年唔少香港人北上洗牙,時間易配合、選擇多。不過,洗牙做得靚唔靚、之後會唔會敏感流血,關鍵喺前後護理同你平日嘅口腔習慣。以下用貼地角度,講清洗牙前後要點樣做,幫你保持牙周健康,令效果更持久。
洗牙前準備
- 揀診所要睇清衛生同專業:了解醫生資歷、器械消毒流程、會唔會用一次性護套;到場見到手套口罩有冇即場更換,都係重要指標。
- 主動提供資料:過敏、長期病、最近食緊嘅藥(特別係薄血藥)要事先講明;有舊X光片或牙周治療紀錄最好帶埋。
- 溝通期望:自己有茶漬/煙漬、某啲位置易塞牙、刷牙會流血,事前講清;問清會唔會做拋光、會否建議塗氟。
- 拍片需唔需要:洗牙唔一定要拍片,如醫生評估需要先做;唔好為拍而拍。
- 時間安排:洗完可能牙齦短暫酸軟,當日唔好排太多食局,留少少時間休息。
過程中要留意
- 常見係超聲波洗牙配合手工刮治;如果有深牙周袋,可能建議分區深層清潔,甚至要打局部麻醉,時間會長啲。
- 望一望器械同環境衛生,有疑問即場問;聽唔明術語要請對方再解釋,確保溝通清楚。
洗牙後即時護理(頭48小時)
- 飲食:如有塗氟,30分鐘內唔好食飲;之後幾個鐘內避免太硬、太韌嘅食物。首日以軟身、溫和嘅嘢為主,避開太辣、太酸、過熱過凍。
- 刷牙:當晚可以刷,但要輕手,用45度巴氏刷牙法沿牙齦位掃;兩分鐘為目標,唔好因為少少出血就唔刷。
- 漱口:可用暖鹽水(半茶匙鹽加一杯暖水)一日一至兩次,舒緩牙齦;避免自行亂用高

濃度殺菌漱口水。
- 醫生如開咗含氯己定漱口水,跟足指示短期使用(一般1–2星期),唔好長期,以免染色

同味覺改變。
- 吸煙/酒精:至少24–48小時內避免,有助牙齦復原。
- 反應監察:少量滲血、敏感屬常見;若出血持續超過24小時、腫痛加劇、發燒或口臭明顯惡化,就要盡快覆診或求醫。
處理牙齒敏感
- 揀含氟兼抗敏感成分(例如硝酸鉀或氟化亞錫)牙膏;刷牙後可喺敏感位點塗1–2分鐘再吐出。
- 問醫生可否塗氟或做脫敏處理,通常幾分鐘就搞掂,但要跟埋之後飲食指引。
長期口腔護理習慣(決定成敗)
- 早晚刷牙最少兩次,每次兩分鐘;電動牙刷對手勢唔穩嘅人特別有幫助。
- 每日用牙線或齒間刷清理牙縫;有大縫位可配合齒間刷,尺寸要啱先有效。
- 飲完咖啡、茶、可樂類,盡量用吸管,之後以清水漱口,減少色素附著。
- 三個月左右換一次牙刷或刷頭;同時記得清舌苔,減低口氣。
- 規律覆檢:一般6–12個月洗牙一次;如果有牙周病史或吸煙,醫生可能建議更密。
北上小貼士
- 預留交通同等候時間,唔好趕頭趕命;如果要打麻醉做深層清潔,麻醉未退前唔好咀嚼,免咬損面頰或舌頭。
- 保留治療單、X光片同建議書,返港後如要跟進,畀你慣常牙醫都一睇就知情況。
- 語言溝通要確保無誤,有需要可預先寫低重點問題:例如治療範圍、是否分次、家居護理要點。
幾時要即時求醫
- 連續出血止唔住、明顯臉腫、吞嚥痛、發燒、牙齒突然鬆動,或痛到影響睡眠,無論喺內地定返到香港,都應盡快找牙醫檢查。
總結
北上洗牙可以方便快捷,但真正保養喺你每日嘅清潔同習慣。做足洗牙前準備,跟住之後嘅溫和護理,同時養成刷牙+牙線嘅基本功,先可以令牙齒同牙齦長期企硬。唔確定嘅位,問清醫生,安心先係最重要。

